大姐:尹建立父母学校金牌辅导员,中科院心理学院早期教育导师,一位朋友的儿子和我同龄的女儿,今年从幼儿园毕业。他在朋友圈里贴了一组照片。其中一张是老师给孩子写的卡片。有一份送别礼物,大意是:你是个好孩子,每天见到老师都会打招呼,很好。每堂练习课的表现也都很出色。但我希望你上小学后,你的性格能更冷静,专心学习,少和同学打架。

最后是:"得了吧!"老师肯定你能做到!
家长们认为这没关系。但是在这个圈子里有一系列的讨论。几个人说这很奇怪,闻起来像个"糖衣壳"。老师在鼓励孩子,但本质仍然是批评,至少在评价中是这样。评价有一种屈尊的意思。孩子的一些特点似乎是好的,有些特征是错误的,老师已经为他分道扬镳了。
父母给老师讲了几句话。据说老师很好,他对孩子也很好,他很有爱心。
其实我也是这样想的。从老师亲笔向每个孩子告别的事实中,我们可以看到这位老师是个热情的老师,当然也不会有恶意。但正因为如此,这件事很特别:一个热情、半恶毒的人,却不欣赏一个孩子在"活泼、与同学吵架"的背后反映出对探索的渴望、好奇心、与人建立关系的愿望以及生活的活力。她也花了很大的心血,找到了一句温和的话,把她的批评包装成了祝福。